這篇壓了47天才發
看完韓寒他的國之後,就打算寫,但我嫌重點很短,塞不了什麼字數
於是就這麼積著直到今天
如今沒什麼內容也是得與大家分享我的小發現
沒有劇透,沒要破哏
大約看了四、五十頁後,我才赫然發現,怎麼這書裡沒有上下引號的!整本!
對於我這懶人而言,上下引號有多重要各位知道嗎
遇到不耐煩想快轉跳到結尾的小說,我就會採取不看描寫只看對話的手法
而「」上下引號就是索引我直接進入對話的標誌,也是非常時期的不得已手段
只看對話內容也大概了解劇情的進展,什麼表情或心境都可以略去了啦
對一個人厭煩時,我想跟書的道理也是差不多的
但要是通篇都是對話(好比:卜洛克),只看引號內的文字也是滿無意義的
所以皇冠愛用雙引號當引號更是我這種人的福音,目標物更明顯
而這本書的寫法讓我的敏感度降低很多,都快要到四分之一進度時,才驀然驚覺這傢伙沒給我用上下引號
雖然他的國沒讓我想偷懶,不過也終於讓我知道長年仰賴上下引號的我有多危險
萬一哪天碰到難纏的對手而沒有引號的話,真的會很懊惱
而韓寒也很賊地會在對話前加上:分號(也滿大部份沒有分號,但你就是知道他這句是角色的台詞)
這招真的高,因為分號跟逗號這種親戚隱身在文字中,要瞬間搜到也挺困難的
而且不看下文,也不曉得對話的結尾在哪,是劇情進展,還是角色台詞
所以就像痰不能斷那樣,一句接一句地看完了
為了填字數,看起來充實一點,我就補上預計另成一篇的抱怨,兩者合一
我不曉得新雨出版社的其它書品質怎樣
這本鮎川哲也的夜之訪問者真的讓我氣到最高點
簡直要抓狂,沒看過校稿如此不慎的書,問題處之多是我看過有史以來最高的一本
常常斷行在句子的一半,搞得我一頭霧水莫名其妙,再看下去才曉得後半句在隔壁那段
很像從網路抓文章到word沒仔細檢查就印成報告那樣的感覺
更常出現全型的「,」會變成「,」這真的讓人很不爽
有兩處最離譜的問題是這樣的
我一直在想說,難道是推理小說的推理嗎
這究竟是否有其深奧的涵意,恕小的才疏學淺,實在搞不清這樣的手法是為了傳達什麼解謎的關鍵?
不過我推測,大概是翻譯覺得這兩種翻法都可以吧,在自己文字檔內擺著取捨當然是沒什麼問題
但都要出書了,難道校稿員不會覺得奇怪跟翻譯確認一下,看要保留哪一段嗎?
接著還來
這邊更氣的是它後半截就這麼突然消失了,比重複看到兩次差不多的內容更光火
到底校稿的人是躺在哪裡睡覺,真的很想踹上兩腳
完全把鮎川的作品破壞到這個地步,新雨出版社也算有才了
最後再提一下鮎川
我沒去研究其他本格派的作家,但鮎川這人真的很妙,非常的離奇,離奇到像盛竹如配旁白的戲那樣離奇
推理小說中有個不成文的大忌,就是犯罪者不能是只出現過一兩次,類似出門打醬油剛好路過那樣的角色
這人必須佔一定比例的戲份,好讓讀者不會最後發火
鮎川當然不是天外飛來一筆,說是鄰居老王他孫子同學的哥哥的上司幹的
但是一個案子查了兩三萬字的篇幅之後,突然間說兇手是另一個人啦
然後又去查第二個嫌犯,再查了一兩萬字之後,這人又說,真的不是我做的啦,我告訴你是他啦
接著,在我都擔心這書不是快到盡頭了,也剩沒幾頁,怎麼還有餘裕去查新的目標啊
結果他就是能這麼幹,就是這麼有氣魄地再查第三條線、第四條線
你以為查到這個坎站了,總該是這渾球殺的吧,哈哈,就是能這麼急轉直下再爆出一個真兇來,以兩頁篇幅結束這真正的王八蛋
雖然沒有硬拗,劇情一直都有維持在合理線上
但一路走來都是轉換追查方向後才出現一個新角色,前面都沒出現過,這真很忌諱不是嗎,太險了
我都會不禁覺得這人有夠硬派,有夠胡攪蠻纏
一個中篇故事能夠轉換五次抓犯人軸心也非常人所能及,出場人物之多、每個角色戲分之重,真的很像類戲劇呀
前面鋪一大段看似無關緊要的內容,一度我都反覆確認上方的章節名有沒有寫錯,他馬的這不是另一個故事嗎
一個中篇故事讓你感受到三個不同次元,一再停頓想這故事有沒有接錯,此人堪稱奇葩,等於是文字版的健達出奇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