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新聞在爽報佔很小的篇幅,我為什麼會注意到它而特別拿來討論呢
實在是詐騙金額小得離奇
有篇社論提到台灣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詐騙人口輸出國,雖然不是什麼值得拿來驕傲的事蹟
但看遍各種離奇手法和天文數字之後,20萬算是連很屑屑的零頭都搆不到邊
讓我一震的就是一年壽命才1600這個關鍵
忘了是哪本書,裡面有個論點是這樣
物品的價錢並不是它本身的價值,而是第一個定價錢的人他決定要賣多少
有個人在一處海岸發現黑珍珠,那時市場上並沒有這東西
那個海邊的黑珠珍多的是,他本來想定一個便宜的價錢,但他朋友阻止了他
後來黑珠珍在市場變成高價珍寶
我就在想,若是第一個賣鑽石的人覺得這只是個亮亮的石頭隨便賣就好,這世界會變成這怎樣呢
若是第一個栽種出芭樂的人覺得它一顆值五百,食物鏈又會如何呢
一件一萬的衣服跟一百塊的衣服,料子的差異應該不到100倍,但人家名牌就是敢賣
22K的困境也差不多在這理論範圍內
引子結束,回到正題
以神棍的訂價來說,這人絕對打壞行情
我一看這一年壽命才一千多就深覺一定是詐騙
畢竟身在台灣,不曉得中國的民情如何
我認為有九成的台灣人應該不會相信花一千六可以延壽一年
如果是一年壽命要用20萬來換可信度還高一點
為什麼我會這樣覺得,當然跟江湖術士在業界打下的規矩有關
越是不可得,或根本不可能,當然是要用不可思議的價錢來換
多年下來,民眾心中自有價目表可以對照
如果一千塊可以買到iPhone,你會相信是真的嗎
再說這名神棍闖蕩多年,才騙到20萬
聽在詐騙集團的耳裡作何感想,簡直漏氣,騙子當得有夠落漆
或是這人不想被判重刑,才把詐騙所得縮水
不然依一個身陷其中的詐騙分子而言,目標不該更遠大嗎?怎麼騙得如此含蓄,這騙徒忒小家碧玉了吧
我不想費口舌來探討此人的詭異心理,捐缺德錢希望不會有報應
不過被害人的心理狀態倒是有趣令我笑出來,還一口氣買四十年的命
是趁大特價購買日用品囤貨的消費行為吶
最後補上一句,我不鼓勵詐騙,以免惹禍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