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雞年到來的關係,這句話開始召喚我
深深觸動了我的好奇心,勾引我去解開這謎底
成語解釋:雙手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虛弱。
出處: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隻淮陰市上兩個少年要他在胯下鉆過去,他就鉆過去瞭。”
我一直認為,危險時會激發腎上腺素,生物遭受襲擊會奮力抵抗
所以要綑綁一隻雞,你必需與之博鬥,才能制伏牠
那這個力量怎麼會是很小的力量呢?
看看雞這囂張樣
看看雞這霸氣感
看看這戰鬥力威風到破表
如果這話是壯漢說出來的,那麼他的很小力,也許是一般人的很大力也說不定
要用手無縛雞之力來形容一個人很弱就顯得不盡公平
只是說這句話的人身份不詳,我只得開始問卷之旅
Anita說:「可能現代人都沒跟活雞戰鬥過,就覺得牠會掙扎,所以縛雞的過程很艱辛,導致妳覺得這需要很大的力量,但古代人可能真的家家戶戶人人都會綁雞,搞不好兒童都足以勝任,所以真的是很小的力氣吧。」
吃尾牙時,小秋說:「那要看是什麼雞,也許古代的雞很瘦小,真的不需要很大力也說不定。如果是鬥雞那真的是不小的力氣。」
我:「那妳認為的縛雞之力是多大力,妳捏我看看。」
然後我的橈骨就痛到我差點尖叫出來
小秋:「可是我真的很小力耶~」
坐對面的阿姨看到我扭曲的表情笑了笑:「我認為應該是要很大力,因為雞面臨生死關頭會極力掙扎,萬物都有求生本能嘛。」
阿姨感覺有屠宰過活雞,可信度應該滿高的吧
(但她本人有沒有與活雞殊死鬥過我仍舊一無所知)
加之以小秋以很小力掐我,我卻痛到要翻過去
那麼這力道的定義真的太過模糊
如果古代人都是做苦工粗活居多,人人都有一拳200磅的實力
放到現在來看,這縛雞之力應該有爆西瓜的程度才對吧
這起無頭公案的最大條線索當然要放在我媽身上
我都有印象小時候看她殺活雞,問她應該是最準的
結果我媽說:「真的很小力。」
@@:「妳用縛雞之力捏我看看。」
我媽輕輕扣住我手腕,只是含住的力道而已
居然是差不多拿一顆橘子的程度,就輕輕Hold在手中的感覺
地方的主婦告訴我,捉雞也不會很難,更不需要很大力
只要一個勢頭看準,雙手往雞腳抓起來即可
雞只要雙腳被捉起,基本上也喪失戰鬥力
如果牠翅膀還會拍動,再輕輕一夾牠背部也就夠了
對於我媽演示抄雞腳的過程我笑到無力
根本就是太極!
那柔中帶輕的一撈,再再展示主婦們尊爵非凡的內力
對於活雞不需要博鬥這件事我真的嚇壞了
我媽一臉稀鬆平常:「牠不會掙扎啊,因為牠又不知道牠要死了,牠不曉得你捉牠要幹嘛呀。」
我:「難不成牠還以為妳要帶牠去玩嗎XDDD」
媽:「搞不好喔^.<」
一路上兩派支持者都有,有大力、有小力
而鹿仔聽完我媽這地方主婦捉雞腳的故事,以及我媽可以肢解豬頭的種種屠宰功力
不禁嘖嘖稱奇:「妳媽就是天生用刀的人才吶。」
她對我媽的小力不以為然,她說有個朋友家中有養雞
她去參觀時,沒人敢親自捉雞,都是遠遠用網子捕撈
那些雞看起來之兇猛恐怖,縛雞絕對不是易舉之事!
鹿仔分析道,是我媽都遇到太溫和的雞了,因為她就目睹過兇殘的雞啊
我想想也有道理,因為我媽殺的是養在後院的雞
那些雞被我媽跟伯母餵,可能也覺得是熟人,不會害自己
鹿仔:「搞不好那些雞還以為同伴是嫁到好人家去了咧。」XDDDD
自然沒有防心,也不會對付我媽
這個結局好哀傷喔,我說:「然而牠們卻不曉得同伴已離開人世⋯⋯」
在此,我做個小結論
如果你不怕雞,並富有剛中帶柔、柔中有巧的勁,那麼縛雞之力大約是桌上拈柑的力
如果你害怕活雞,並且是初次綁雞,我想這個力道差不多是揮棒打60哩球速的力氣(吧?)
有在健身的體育教師阿傑,並有捉活雞的經驗
他說雞拍動翅膀力道相當之大,會整個掙脫開來,那是非常恐怖的力量
我要他試著用他捉雞的力道捉我,他面色凝重地表示:「最好不要,妳會非常痛。」
看來這縛雞之力真是個神祕的大小,畢竟身邊這麼多遇到戰鬥雞的人
有生之年不知是否能解開這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