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小時候的電影片長都是90分鐘左右,偶爾到100分鐘或110分鐘我就覺得有點異類了
每次看到新上映的電影動輒兩個半小時至三小時
就忍不住心頭納悶,難道兩個半小時變成基本門檻了嗎?
不給你們兩個半小時,你們就無法好好說一個故事了嗎?
為什麼以前的人有辦法用短短的時間就說完一個故事(好壞倒不見得)
現在的人如果不給更多的時間,就沒有辦法闡述完自己的想法?(如果沒有很好,就會顯得更爛,因為用了更長的篇幅,卻沒有給觀眾相對應的娛樂價值)
我常覺得這些超過150分鐘的電影,就像灌了水的鄉土劇
以前只要一天播映一個小時,但現在要播放兩個小時又十五分,所以很多無謂的情節跟稀釋的對話就暴增
到底為什麼觀眾要花更多的時間看流水帳或者無病呻吟呢?
有時候編導想要一次講太多東西,上從天文下到地理,內到家庭個人心靈外到國家社會,等等等等全方位的糾葛
可是我認為,一次只要好好講一件事就夠了,我頂多允許到一次講兩件事情(大概像人的胃一樣,消化素跟葷需要不同的胃酸,所以菜跟肉最好分開吃)
專注有種迷人需要孤獨來襯托才足以品味
雖然很想大肆評論,不過我認為這篇的重點已經說完了
就先End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