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總有這麼些人,無論你的問題為何,死都不肯選擇
我們平日裡總是討論著這些不正經的問題
像我曾問過:「如果一杯飲料500C.C.很難喝,
但你可以加水稀釋變成普通難喝,
究竟是要500C.C.超難喝?
還是1000C.C.有點難喝?
你要選哪個?」
很多人就說幹嘛一定要喝,我會倒掉
反正死都不肯選一個
其實我真正想知道的,是面對痛苦要一鼓作氣承擔完?
還是把痛苦稀釋卻拉長時間?
如果我用一些抽象的字眼來問,想必被問的人也不好投入
但往往例子就會走向太極端
最後只好說:「如果你不選一個就殺你媽媽。」這麼重的附加條件才能逼人選
我們已經這麼熟的朋友,就會直接選
換成比較不熟的,就會遇到很多但書
像是:「壞人幹嘛抓我家人?」「那我斷的手可以有復原機會嗎?」等等等等
只好把條件越設越清楚,實在是很累
時至今日,仍舊有人讓媽媽被殺,卻不肯二選一
我真的不明白,這些事都是假設,也不會真的要你去做什麼
到底是他們太過投入去想像,因此兩個都不選,還是不屑回答任何不切實際的事?
前幾天Anita問我:
「要妳去一個全是比妳窮的人的世界,還是去一個全部比妳有錢的世界?」
她沒有過多設定,題目就只有這樣,而我想了一下回答:
「我要去全部人比我有錢的世界。」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條件我也不想設很細,畢竟我拿到的題目這麼短就能回答了
Anita問我原因,我說:「要是我看到每個窮人都超慘,我會於心不忍,但這麼多人,我也幫助不完,與其每天看別人很慘我又無能為力。倒不如去有錢人的世界被他們羞辱,我承受得住。」
Anita頓了一下,很不好意思的回答她的理由:「我也是要去有錢人的世界,但我沒有妳這種善良的情操。我是想說去到有錢人世界,他們光是掉點屑屑就能餵飽我了,我去撿屑屑就好了。」(羞笑////
我們覺得這很有意思,明明都是去同一個地方,但理由卻如此不同
又自各去民調了好些人,兩邊人數都差不多(但去有錢世界多了一點點票)
人員我不一一細數,列舉幾個我認為比較大宗的答案
選擇去一個全部比自己窮的地方,理由還都同樣說了一句:「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她妹妹覺得可以去當大爺,反正那裡人都很窮,可以僱很多僕人,自己成天享受
鹿仔覺得整天看別人比自己有錢,日子久了心態會扭曲
我五妹說,她不想被有錢人羞辱
而選擇去全部有錢人的地方,媽媽們的回答倒有那麼點相同的道理
玲哥覺得有錢人世界生活有一定水準,至少不會餓到她小孩
我媽起先說要去窮人世界,不過她一直遲疑,不斷反問我:「這是不是有陷阱。」XDDD
我們從不設陷阱的好嗎,題目都很單純啊
後來我媽臨時改口,說她要去有錢人世界:「因為那裡都是有錢人的話,應該已經是有開發了,生活水準一定比較好。」
小唐還說了一點:「人都會有想幫助別人的心,如果我到有錢人世界,他們搞不好也是有人想幫助我吧。」
我實在震驚,這跟我的選擇是同一個道理,卻兩個不同面向
我想幫助窮人,但肯定力有未逮,我寡不敵眾啊
她也覺得人會想幫助他人,所以有錢人中一定也會有人對她伸出援手
我想的是自己,她想的是那些有錢人
她的想法,算是我們這一掛的光明面
而且是這麼多人來幫助一個人,絕對是比較容易的
不過仍有一個點讓我在意,就是五妹跟我都提到了被羞辱這件事
她有骨氣不想被羞辱,所以去了窮的世界
而我不怕羞辱,我可以在有錢的世界苟且偷生
可是仔細一想,有錢人都一定會羞辱窮人嗎?
我們這種觀念是哪來的啊???!!
雖然電視劇都這麼演,八卦節目也都這麼說豪門看不起窮媳婦
但實際上有錢人跟他們喜歡羞辱窮人並不劃上等號吧!
我為有我這種下意識的想法,而感到可恥
並不是有錢人很壞,是我的心很壞,我認為有錢人會這麼做
記得很小的時候,看過一本佛經漫畫故事
有一個我印象很深刻
它提到毛巾沾了屎,即使洗過,我們心中還是會不舒服,最後就扔了毛巾
如果換成了自己的手沾了屎,洗過就覺得手乾淨了,不可能把手切下來吧
這給了我一個啟發,不是毛巾髒,是你的心髒了
(很沒有要結尾的意思)